融优学堂《资治通鉴》精读-治国之道的史学表达期末考试答案

融优学堂  《资治通鉴》精读-治国之道的史学表达  期末考试答案

此内容查看价格10立即购买
常见问题解答 购买说明 联系客服注:如支付后未显示,可刷新一下!

————————————

下方为题目演示,确认题目对应的后,可在上方支付后查看相应的答案

 

1.【单选题】苏轼曾提出著名的“苏东坡之问”:“任人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夫欲人法并用,轻重相持,当安所折中?使近古而宜今,有益而无损乎?”司马光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资治通鉴》中间接提供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 )①臣为陛下择百官,不敢不详慎,苟平生未之识,何以谙其才行而用之 ②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耳 ③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疏,惟贤、不肖之察 ④举之以众,取之以公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2.【单选题】以下属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面临的形势是( )①门阀贵族的衰落和一般地主的兴起 ②民族融合与边疆形势的变化 ③政治格局的调整与政治体制的转型 ④社会流动新机制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单选题】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其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原因在于( )①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 ②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 ③好贤不倦,诛赏严明 ④晚而改过,顾托得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单选题】唐卢怀慎与姚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以下与之相似的情况是( )①鲍叔之于管子 ②子皮之于子产 ③曹参之于萧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单选题】唐文宗时,李德裕、李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济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以下不属于司马光对朋党的看法是( )

A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B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水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

C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所以辨之耳。

D朝廷有朋党,则人主当自咎,而不当以咎群臣也。

6.【单选题】汉朝建立后,高祖赦季布而戮丁公,原因在于( )①季布身为项羽之臣,为主尽忠,是职责所在 ②丁公身为项羽之臣,怀私结恩,是为不忠 ③奖赏季布,是鼓励大臣尽忠职守 ④诛杀丁公,是为了杀一儆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单选题】司马光认为智氏之亡的原因在于( )

A德行不足

B才略不足

C才胜于德

D德胜于才

8.【单选题】以下属于司马光的“才德观”的是( )①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③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④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单选题】以下作品年代最早的是( )

A《司马温公行状》

B《奉天论奏当今所切务状》

C《进修心治国之要箚子状》

D《初除中丞上殿札子》

10.【单选题】《进修心治国之要箚子状》写于哪一年?()

A元丰五年

B元丰六年

C元丰七年

D元丰八年

11.【单选题】司马光在《初除中丞上殿札子》中提出修心之要有三,分别是( )

A仁、圣、明

B仁、圣、武

C仁、明、武

D圣、明、武

12.【单选题】王翦率六十万秦军攻楚,战争期间多次向秦王索要良田美宅。《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对此事叙述指向的原因在于()

A秦王多疑,王翦统举国之兵在外,若不多请田宅以自坚,便容易被怀疑

B王翦认为伐楚必获成功,乘机积累财富,以安享晚年

C王翦认为伐楚战事艰难,索要田宅以安士卒之心

D秦王先用李信、蒙恬伐楚,王翦心中不满,趁机发泄情绪

13.【单选题】司马光认为导致“汉初三杰”不同命运的原因在于( )

A三人对高祖的忠心程度不同

B三人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观不同

C三人审时度势、与皇帝配合的能力不同

D三人在汉朝建国过程中所立功劳大小不同

14.【单选题】“汉初三杰”指的是哪三人?()

A张良、陈平、韩信

B张良、陈平、萧何

C张良、萧何、韩信

D张良、陈平、周勃

15.【单选题】汉朝建立后,淮阴侯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斩杀,夷三族。司马光认为韩信的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 )①韩信乘时邀利,有负高祖 ②有大功而不得封王,高祖有负韩信 ③韩信意图谋反,罪有应得 ④高祖与韩信没有遵守酬功报德的君臣伦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单选题】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某位大臣去世后,唐太宗以为痛失一镜,这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徵

D王珪

17.【单选题】贞观四年,唐太宗意欲重修洛阳宫,被大臣谏止。这位被称为有“回天之力”的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徵

D张玄素

18.【单选题】唐太宗曾对大臣说:“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朕昨责温彦博、王珪,至今悔之。公等勿为此不尽言也。”这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徵

D长孙无忌

19.【单选题】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认为“故人不已若,危亡之媒也;谓人不已若,而其危亡必矣。”这是吸取哪位帝王的教训?()

A秦二世

B汉武帝

C梁武帝

D隋炀帝

20.【单选题】魏徵对唐太宗说:“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唐太宗感慨道:(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

B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C致治之君,远馋佞,近忠良;为乱之主,亲不肖,疏贤臣

D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21.【判断题】被裴行俭评为“浮躁浅露”的骆宾王,是著名檄文《讨武曌檄》的作者。

22.【判断题】赵简子是赵国的国君。

23.【判断题】武则天大行酷吏政治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24.【判断题】“救时宰相”姚崇参与了铲除太平公主势力的政变。

25.【判断题】《群书治要》的编纂者是贾谊。

26.【判断题】陈平和韩信都曾经辅佐过项羽。

27.【判断题】唐太宗为了纳谏,专门设置了谏官补阙、拾遗。

28.【判断题】谏诤名臣魏徵,是与唐太宗争夺皇位的太子李建成旧部。

29.【判断题】“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出自《尚书》的《说命》篇。

30.【判断题】《资治通鉴》最终截止至宋太祖陈桥兵变。

31.【判断题】雍齿被汉高祖刘邦分封为什邡侯。

32.【判断题】司马光赞同北魏孝文帝“路遇废疾,停驾慰劳,给衣食终”的做法。

33.【判断题】“以民为本”表明司马光赞同以德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

34.【判断题】礼制的建立是为了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35.【判断题】司马光论人君修心之道中的“武”,指的是乾纲独断。

36.【判断题】郑国渠的修建者是韩国人。

37.【判断题】作为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38.【判断题】通行中华书局出版的《资治通鉴》点校本中并没有收录《考异》。

39.【判断题】“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被迫发动的。

40.【判断题】司马光和苏轼是师生加同僚的关系。

21.【判断题】武则天时于扬州起兵造反的徐敬业,是唐朝开国功臣李勣之孙。

22.【判断题】《贞观政要》的撰写者吴兢是任职于贞观时期的史官

23.【判断题】鞭荆平之墓的伍子胥率军攻破了自己的祖国。

24.【判断题】王翦请田之时秦国已经实行了郡县制。

25.【判断题】《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是唐代名将李靖所编兵法。

26.【判断题】陈平和韩信都曾经辅佐过项羽。

27.【判断题】唐太宗为了纳谏,专门设置了谏官补阙、拾遗。

28.【判断题】御史大夫杜淹推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体现了其至公之心。

29.【判断题】范祖禹是《资治通鉴》的编修者之一。

30.【判断题】《资治通鉴》最终截止至宋太祖陈桥兵变。

31.【判断题】高熲被贬是因为伐辽之役的失败。

32.【判断题】“天下为公”出自《周礼》的《天官冢宰》篇。

33.【判断题】唐初的高门士族并不愿与皇室联姻。

34.【判断题】撰写著名史论《汉昭帝论》的李德裕,是唐后期著名宰相。

35.【判断题】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可以随意分封诸侯。

36.【判断题】礼制的建立是为了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37.【判断题】作为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中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38.【判断题】“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被迫发动的。

39.【判断题】司马光认为曹操未称帝是“畏名义而自抑也”。

40.【判断题】司马光是北宋典型的学而优则仕的士大夫。

常见问题解答 购买说明 联系客服如支付后未显示,可刷新一下页面!
生活小技巧 » 融优学堂《资治通鉴》精读-治国之道的史学表达期末考试答案

生活小技巧

请输入手机号或商家订单号